我要举报
>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应急管理部发文回应

来源: @应急管理部、
发布时间: 2023-02-15

  近日,土耳其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广东也发生两次3级以上地震,全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对此,应急管理部在官方微博援引了“广东应急管理”的文章指出,地球并未进入“活跃期”,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同时指出,对民众来说,正确认识地震,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就行,不必过于担心。

  为什么最近地震发生似乎有些频繁,地球是否进入了“震动”模式?

  从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

  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发生6级以上地震133次,7级以上地震20次,8级以上地震1次。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2019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

  2020年全球发生了89次6级以上地震,10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2021年全球发生了115次6级以上地震,19次7级以上地震,1次8级以上地震。

  2022年全球发生了112次6级以上地震,7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对民众来说,正确认识地震,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就行,不必过于担心。”广东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说。

  应对地震,我们如何未雨绸缪?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矿山安全监管和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处处长罗峥建议,我们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主要包括4个方面:饮用水食品,包括儿童奶粉等;应急物品:用于求救的救生哨、用于个人清洁的毛巾、纸巾、具备收音功能的手摇充电电筒等;应急工具:保温毯防火毯、多功能组合剪刀、应急逃生绳、呼吸面罩等;应急药物:抗感染、感冒、腹泻药,创可贴、纱布绷带等用于包扎的材料,用于消毒的碘伏棉棒等。这些物资要注意定期更换。

  罗峥表示,发生地震后,遇险人员是否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避险行动,往往决定了能否生存下来。他呼吁,民众在平时应注意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

  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我们如何识别关于灾害的谣言?

  其实,只要把握住一点,就能识别大部分的谣言——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科学难题。所以,有些预报看似精准,实际上不可信,因为它超越了目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如果网络上出现时间、地点和震级都非常精准的地震预报,基本可以断定其为地震谣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88条规定,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或者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罗峥表示:“只有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才能发布地震信息。作为应急管理部门,我们将会同地震台网等部门及时会商研判,主动发声,及时澄清事实,让谣言止于真相,避免群众恐慌。”

版权所有:中共哈尔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编号:黑ICP010010-2黑公网安备 23010202010048号
版权所有:中共哈尔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编号:黑ICP010010-2黑公网安备 230102020100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