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多年恩爱美满?短视频里有玄机
最近,上海辟谣平台收到不少粉丝留言询问,网上传播的“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多年恩爱美满”视频,到底是不是真的?天下有那么巧的事情吗?
上海辟谣平台查看相关短视频发现,它们可以作为“短视频谣言”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小心“短视频剧本”!
为什么是假的?
“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为什么是假的?
一方面,事实模糊。
从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看,“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主要有两类视频,一类的画面是4对面容相像的夫妻唱着歌,依次出场;另一类是婚礼现场,字幕显示“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但没有4对新人同时亮相的画面。
这类视频还有个共同点: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所以增加了求证难度。
不过,上海辟谣平台检索发现,在官方媒体中,都没有“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的报道;同时,发布相关短视频的账号均为个人账号,也没有官方媒体。
在很多人看来,“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是一件稀奇的事,为什么没有官方媒体报道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不存在这一事件。
为了进一步求证,上海辟谣平台给多个发布相关视频的个人账号留言,询问具体细节。截至发稿,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另一方面,短视频本身漏洞百出,直接暴露了“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的真相:发布者编造。
在“4对面容相像的夫妻唱着歌,依次出场”的短视频中,人物都进行了抠图处理。只要稍微仔细一点,就会发现人物与场景是合成的。同时,“4对夫妻”看似依次出场,细看却有画面嫁接的痕迹。
在另一段短视频中,第一位出场的“四胞胎姐妹”门牙缝隙大或存在缺牙的情况,结果,跟着出场的“姐妹们”也都门牙缝隙大,这真的是巧合吗?而且在该账户发布的短视频中,还有同一女性化身一群女性跳广场舞的短视频。由此可基本判断,所谓“4对夫妻”只是发布者用技术处理的结果。
很多网友也看出了问题,纷纷留言:“根本不是四兄弟、四姐妹,就夫妻两个人”“我第一眼就看出来了,是一对夫妻”。
至于“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的“婚礼现场视频”,也只有婚礼仪式的片段,既没有“4对夫妻”同时亮相的场景,也没有对新人的具体介绍。充其量,只能说明视频拍自某场婚礼,但婚礼的主角是谁,观看者无法得知,更得不到“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的结论。
警惕“短视频剧本”
在短视频平台,类似“四胞胎兄弟迎娶四胞胎姐妹”的内容并不少。
从调查看,有些内容只是发布者的兴趣之作,比如将自己夫妇二人通过技术手段变成4对兄妹、将自己变成一群人等。但由于未在标题上注明,引发他人误解。部分观看者以讹传讹,二次传播,变成了短视频谣言。
值得关注的是,要警惕那些为了骗取公众关注度,编造“短视频剧本”的发布者。
例如,“儿子牺牲六年,婆婆送/逼儿媳改嫁”“我扇了婆婆一耳光,带着儿子净身出户”等短视频均属此类。在多家短视频平台,都有以此为主题的短视频,人物和场景不同,但“细节”几乎一致。不过,能够“验真”的细节——时间、地点、人物的相关信息等——一律没有。
更有短视频发布者直接将相关视频纳入“人间故事”,“看图说话”甚至“看图说胡话”,加入各种煽动网友情绪的介绍。例如,在“儿媳改嫁”中,有短视频发布者解读:“(新婚夫妻)双方跪在了婆婆面前,哭着说妈妈……”但视频画面与发布者讲述完全不一致。
短视频发布者的讲述与画面完全无关
那么,这些账号为什么要编造这类“短视频剧本”呢?还是流量惹的祸。
上海辟谣平台发现,部分短视频账号发布的内容都是这类“匪夷所思”,但播放量和转发量并不低,甚至有不明真相的网友为他们点赞。殊不知,每一次点赞、转发,不仅是纵容谣言,而且能够帮助造谣者获得平台的流量、现金奖励。
还有部分发布者是某个行业的经营者,发布“拍案惊奇”的短视频,是为了博眼球,吸引潜在客户。例如,在发布“儿媳改嫁”的短视频账号中,有的认证为“婚庆主持策划”。
部分短视频博主将闽南地区新娘戴头纱解读成“婆婆送嫁”,为账号引流
牢记“有图/视频≠真相”
其实,识别“短视频剧本”并不困难,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牢记“有图/视频不等于有真相”。
首先,要考察短视频的来源,看看是媒体、自媒体(包括商业机构)还是个人。
通常而言,媒体作为专业机构,需要对发布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尤其是官方媒体发布的内容可信度较高。
但不能看见来源是媒体就相信。有些部分自媒体用类似媒体的方式取名,误导公众。还有些媒体审核不严或直接援引网友拍摄的内容,其发布的短视频也不足为信。上海辟谣平台曾就某声称发生在上海的事件向首发相关视频的外省市某媒体求证,却被告知该视频来自“网友投稿,具体哪里拍的并不清楚”。
其次,要考察短视频的内容要素。
如果短视频发布的是“新闻”,那么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过程等都应该完整;如果是当事人口述,那么要考察叙述者能否提供“自证真实”的内容。
通常,“短视频剧本”都有事件、原因、过程甚至细节,但没有人物身份、时间、地点等信息。因为这些信息能被检验真伪;而且,不具备人物、时间和地点信息,正是“编造剧本”的特点。
最后,并不是同一主题的短视频多,就能证明是真实事件。
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很多“短视频剧本”走“主题一致,细节全编”路线。部分发布者看到某些剧本“热映”,立刻依样画葫芦,导致平台上出现很多类似主题的短视频。但它们都是假的。
总之,公众对于短视频平台上的“拍案惊奇”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此外,短视频平台也应当承担责任,对内容进行审核。涉及造假、造谣的,应当及时下架,处理相应的账号。对用户出于个人兴趣制作、主题不违法,但技术容易引发误解的短视频,也应当进行标注,避免误导他人。